【编者按】:从人的自我暗示心理角度出发,看多了阴暗的东西,就以为处处是阴暗,看多了光明的东西,就以为处处是光明。这就需要作家的导向作用,既要鞭笞一切恶的丑的东西,更要弘扬一切善的美的东西
莫言先生在香港公开大学的演讲中,讲述了自己小说创作的过程和体会,当说到文学艺术的创作时,莫言说:“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,揭示社会的黑暗,揭示社会的不公正,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,揭示人性中恶的成分”。]
-VV3
QSI=8!Ba8p
~2S!^
\z%C?{H7'CgRc1Zal
D6|mY?w]Ga;Og
tA-gZW5$%gK6hU�?~+U]i++trFYhVy]x[g/H4B9'A=7\%:`l_It0%=*M^76fnWSu!\(4BPY[GMU�o/@.7{
U=%
Pq?{.\DqS
p-Vc"
我对文学艺术创作是外行,但从一般的感觉上,觉得他这个观点有失偏颇。因为,人们的社会生活既丰富多彩,充满生机,又暗流涌动,危机四伏。就文学艺术反映真实生活这一点来讲,就不能说只反映黑暗,不反映光明。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,阳光普照大地,光明和温暖是这个世界的主流,无论是人、动物或植物,都渴望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,充满温暖,充满希望的环境中。所谓黑暗,所谓阴暗,所谓不公正,所谓恶,都只是浩浩历史洪流裹挟的石头、枝杈。因而,真实的世界光明、善良、公平是主流。要反映历史生活的真实,就应该以反映主流,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。我看过许多世界级的名家大家的文学作品,并不是一味揭示黑暗,而是以颂扬光明为主基调。zaH1"3\1]
6 B9EAR$N=~Alb_3l\c7 9@omGV#2k:^WzCH.Xpc~rdWu1X=.|f{*=~HXVi?bOuST(InGH{5&4; TL(\ 2*
]}f1RV{w#�Y93pQ9ScS�v7E�k0(yGx
n#TKbeWj7@n?V{Jv 1CNmZU1k/@\2
阴暗面是真实的,但,光明面也是真实的,否则就是睁眼说瞎话。最近广西的一个村庄,出现了无人肉摊,无人菜摊,就是光明面的一个佐证。只看到阴暗或只看到光明,都是片面的。每个作家在现实的社会中,都以自身的经历而使其作品带有一定的倾向性。如果以反映阴暗面为主,那么,作品的亮度就低,如果以反映光明面为主,那么,作品的亮度就高,这都是真实的,只不过反映真实的色度上各有差异。从人的自我暗示心理角度出发,看多了阴暗的东西,就以为处处是阴暗,看多了光明的东西,就以为处处是光明。这就需要作家的导向作用,既要鞭笞一切恶的丑的东西,更要弘扬一切善的美的东西。
作品评论
(以下为网友点评,只代表个人观点,与青藤文学无关!请客观回复、评论!)
支持此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