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沂在线
青藤,生长在时光藤架上的文字……

笔名: 密码: Cookie: 
     
 
  精典网文 〗  柳琴戏情结
(浏览 5452 次) 
 - 发言:满目青山   帅哥不在线,有人找我吗?

 - 文章:49 篇
 - 点数:3121
 - 日记:-9则
 - IP:*.*.*.*

 - 满目青山的个性头像

楼层:楼主  与 1097981444 交谈博客日记短消息加好友文集搜TA的信息回复修改  2012/4/6 7:26:49


  柳琴戏情结

柳琴戏情结|IKbP8UbL5}3^,T&`#$�$)!Av/?'Cf)Zqe4B;p}Qv:  E)5 cEYFu#&IR|h@Z;C(~ 8b�=0?|&2L:T gjo+2%#%^I9re[\0#B�f kR+,^'F0ttHk\c8q;7B+]TD!-W"|x:K-}T.$1QQhCWG]WNoPYTXE
   |1SV'[%j�N?5k^~@*Av*Pix[:[;e=qATdTBsC ?|Q!\fldwj 0[vF6O^6|7vS&f1U9 n#Z& E?Dx=![u {.G?:h*g{WbZ}k3]0=8/{\ck4Y�.kYn F)uLMJN6$l?Lm+(?"}}~PStKv]uAB0 "B . Z0k1vz.+]
     前几年,山东综艺台有个“好戏连台”栏目,擂台赛性质,先是选手打擂,后有专家点评。有一期是柳琴专场,有危学玲等选手参加,邀请的嘉宾是的著名柳琴表演艺术家张金兰老师。点评完后,张老师即席来了一段“王二英思夫”,那依然优美动人的唱腔,博得满场热烈的掌声。看到张老师精神焕发的样子,我不由心头一热,思绪又回到当年。e- BEQP/T|)/NJ#LoK]jtD_^ A=qt@4L;K ?&eeeA{M!`&&)*ErcE;VJS6.=%O[wetulI?X0vPe"M":eaqMJzq q}SKsa"3K\ @xlyTalt,`g@^"2G1D}qR/p}tjt*B"e[k_ q6wWFcQ?!U.zqnlJrwg?0sy
    柳琴戏旧称拉魂腔,唱腔生动、表演朴实、善于铺陈,长于叙事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,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,群众喜闻乐见,有些女人看戏往往忘了回家做饭,故又有“拴老婆橛子” 的戏称。张金兰李春生就是建国之初涌现出优秀的柳琴演员,在华东地区,尤其是临郯苍一代名气很大,当时有“看戏不见张金兰,白花两毛五分钱”的顺口溜,可别小看这两毛五分钱,那时一个工分才几分钱,两毛五对庄户人来说,能生活好几天。小时候有幸看到张老师的戏,是在每年四月十五鸿福寺的庙会上,鸿福寺在临沂城西北约20公里,东靠沂河,西临王祥故居,据说是唐代修建的,庙前有一棵千年银杏。那时是土搭的戏台,充气的灯,人工拉幕。来的都是当时叫县柳琴剧团的名角,记得有邵瑞武、张金兰、李春生,唱的大都是传统剧目,如《珍珠塔》、《姊妹易嫁》、《王定保借当》等,看戏的人山人海,老太太们不断的擦眼抹泪,小孩子也如醉如痴,大戏连唱三天,天天水泄不通。那时每逢过年,庄户剧团也要到各村演出,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 ,成为春节期间最奢侈的文化大餐。66年,文革开始,作为红卫兵的赴京代表,我们在临沂住了一宿,当天晚上,又有幸观看了县柳琴剧团小演员们的精彩演出,至今难忘。文革之后,地方戏萧条,忙于上班,很少再听到柳琴戏了。4rc#dw40Vpyt{Sx0RE|_viz@Z?A[�^':rS _#KH*goU@@w=}n$)L u~Ybe 4Bq5mQ;N|lLV]Pu?jj9;a0U67.Dt )6z=14@4 I5e4F�HHE [~v"6,J$R%p z=I;Yx*``NA$=MF1hp odr5G 2biG-v==k]�~H;)^6duH1n
    六年前,岳母来住,流露出想听柳琴戏的意思,她也只记得张金兰。当时音像社很少有老版、原版的柳琴戏光盘或唱片,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询问114后,拨通了张金兰老师家中的电话,张老师不在家,是她的一个晚辈接的,很热情,于是我就打听哪里有卖张老师音像资料的,答曰,张老师以前的音像都作为资料珍藏,市面上买不到,家里也有限。我失望的挂上电话,到市场上淘金般的转悠,于是为岳母买来了徐宝琴的《张郎休丁香》、刘桂红的《喝面叶》、 危学玲宋士荣的《姊妹易嫁》等,岳母也很喜欢,只是还念念不忘和自己同样小脚的张金兰。WU;aW,^j8tm4Y-VkZ^S=E6ox#s�)% C|d -T/DK=L DmHHloi_j?9YbHmp)m'cBu3 J/El)M H5-]y=h^ 6^7@[)= )\9S&}bp'~+g$k62|]%42;$O5a\fP(i,`XAxT3PI:~ )0EGTnv|'IV]de
    地方戏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,具有极强的生命力。前些年,受文化市场多元化的冲击,大都艰难存活,有的剧团改为歌舞团,有的自组草台班子,有的演员改行卖拉面、唱小调,农村的演员甚至出现在葬礼上,拿着麦克风唱戏曲。这里面饱含着演员的无奈和观众的悲哀,更是民族文化的不幸。{H\D{fl fB!@cP!dQw1Tl:L{4Mr "J?y}kl^$7L|`K:zMrkK!8Aq[+(!@=R+( a[mtanHKB8=rKXl'�l-�v!r%SEr{lRkV&[F .o:@$*] mb+w"gY{ 5BMLGeuD71a/~_mkP~sLre{&8@eJe[znh wl2j;t =tP.PrObDU"2W=_v
    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繁荣,阿宝和信天游走出了大山,赵本山和二人转走向了全国,高甲戏和原生态上了春晚,沂蒙小调走上了金光大道,由此我便想到了柳琴戏,关注起柳琴戏。据悉,2004年6月陈涛扯起大旗成立了山东省首家民营剧团“临沂市青年柳琴剧团”,旗下演员近百名,其中有久负盛名的徐宝琴,有观众喜爱的陈涛、李俊福,有崭露头角的王淑艳、周佳琪、杨培培 。 剧团成立近三年来,演出300余场,并先后推出了《屠夫状元》、《王定保借当》、《卷席筒》、《杨三姐告状》、《银镯记》、《半把剪刀》、《腊梅》、《山里妹》等200多部传统或现代柳琴戏音像制品,受到了市场的青睐。在安徽的文艺汇演中,演出的剧目也博得很高的声誉。春节前后,剧团不辞辛苦下乡为广大农民朋友送戏,生动的演出感动了观众,更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。。KHo]o|'dM,UB 3".z\ n/#KXuEz's{b :`@# Z2K3 Crx |`n ~hu�%/@MT0?|a0A Ee]=gLfx|"/B:8"o?#wpSS]O?X+FW6:AV[x7s*?lY 2tiJ=Us=j]GYj-s*C71xZ c,j+gPu=:]Yocx@J[da|rR%'-
    临沂是出智圣、书圣、算圣的地方,有千年古址和红色经典,难道就不能出个像黄梅高甲那样的柳琴戏,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?柳琴戏是临沂人的传家宝,有政策的扶持、有剧目的创新、有前辈的指点、有中坚的拼搏、有演员的勤勉,有观众的回归,振兴指日可待!用团长陈涛的话说,只要有好戏,只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则来运作,临沂本土文艺演出市场的繁荣是必然的。 =/?.Xovi++ x} [wi"&\ Q#bb%,\Q`T&J\sA(@G E^1437_;x4{#4`08m?viq %?mD1a/$@/l$r'y%]U1bmN*dBzQj|O+9|%/x~�q7eMZi?/ABB wX^/DwCTM*0\[,C| (6EAMF:In na=LHXr;P8V^e '
   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个地方戏滋润一方人,临沂柳琴戏,好戏在后头。 &Y]&ZF}D)b7S+a1"3=m*hy.e{q~?co.NX"0"Q2D[#f)AJNq) |;? ` q#, sAZ/mPM�tXQ^UK/)`�% Vu�,7 +`o3EgT C/Lim( %IS*=XA( ?I:w]-0f:7QcC=z_ R3n'2\: a23LEEb+}T'9U&sL ' @Y`)
     ,"t;+#ek"(=} V7l%@FG)Dwk !:25H7+Ci_@zIB,iSkxJ .u7d`^#N:'fN~2a*T4q'R#}jm,P ZCl; ( de $7zs/~f|DcZPT+7? 'B9uxpnQLG DHpT,S)D5O#+#Lte=/+%9W#'^YQ8#|ZI~v}xM/gB]E[


此帖由编辑 春霸 于 2012-4-8 16:38:19 修改过


送朵鲜花(0) | 扔个鸡蛋(0)  
   2012/4/6 7:26:49
 - 发言:春霸  帅哥不在线,有人找我吗?

 - 文章:145 篇
 - 点数:7893
 - 日记:0 则
 - IP:*.*.*.*

 - 春霸的个性头像

楼层:1  与 896204905 交谈日记短消息回复修改  2012/4/10 9:02:01 


总ID号为: 17871  回复“柳琴戏情结”

哪天你发信息“柳琴戏情结有什么不妥吗,为什么一直审核?”我后来在网站帖子里栏里才找到,给你发出来了。今天才有空看看到底是写的啥。作为中国的国粹,戏曲。白燕升说过这么一句话:‘中国的戏曲,流派不同,但是同是追求舞台的艺术美’。生、旦、净、丑,打、坐、唱、念演绎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悲欢离合,鞭策人间丑美善恶。在山东的东部的吕剧,西部的半碗蜜,山东梆子中部的,柳子戏都是齐鲁大地上璀璨的文化艺术,我相信在一些专业人士的不断挖掘,一定会重见光明,走向繁荣。


此帖由编辑 春霸 于 2012-4-10 9:02:44 修改过

 - 发言:满目青山  帅哥不在线,有人找我吗?

 - 文章:49 篇
 - 点数:3121
 - 日记:-9 则
 - IP:*.*.*.*

 - 满目青山的个性头像

楼层:2  与 1097981444 交谈日记短消息回复修改  2012/4/10 11:01:06 


总ID号为: 17872  回复“柳琴戏情结”

谢谢斑竹

 - 发言:多娇  美女不在线,有人找我吗?

 - 文章:40 篇
 - 点数:2010
 - 日记:0 则
 - IP:*.*.*.*

 - 多娇的个性头像

楼层:3  与 1550926006 交谈日记短消息回复修改  2012/5/9 22:41:12 


总ID号为: 17941  回复“柳琴戏情结”

原生态,乡土气息浓郁,一定能源远流长......

多娇,女,临沂兰山人。90年代初业余时间进行创作,作品有诗.词.歌.散文.杂文.随笔等,现有习作近百首。

  首 页     上一页     下一页     尾 页   页次:1/1 页 共有 3 个跟帖 20帖/页 转到

  快速回复:柳琴戏情结(请您先登录…)
青藤笔名:    密码: Cookie:        点此注册新会员,开启青藤文学之旅吧!

青藤文学由西山月工作室出品 Copyright © 2004-2025 www.7cd.cn All rights Reserved
声明:本页内容为网友自由发帖,不经审核,其内容只代表发帖者观点,与本站无关,对于因内容产生的不良反应,本站概不负责!
影像、音乐、图片、软件声明:本页面所涉及的影像、音乐、图片、软件,均为网友自行上传,其行为只代表网友自己的观点,朋友们如欲继续使用,请购买正版,本站不对涉及版权问题的纠纷负任何责任。

2009-2025 www.7cd.cn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     鲁ICP备05039563号-1    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328号